2024年10月10日,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数据,显示在第40周(9月30日至10月6日)期间,广东全省新增登革热病例1770例,其中本地病例1764例。主要分布如下:
佛山:617例
广州:251例
深圳:112例
此外,输入性病例为6例。此前三周的病例数分别为1167例、764例和775例。8月份,全省报告登革热病例1220例,比7月激增近六倍。
10月11日,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、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表示,登革热疫情并非严重问题,每年都会有小规模疫情,今年的情况暂未达到“暴发”程度,公众不必过于担忧。
根据深圳市疾控中心的消息,截至10月9日12时,深圳市29个区域正在进行登革热本地疫情防控,存在一定传播风险。广州市方面,截至10月10日,有144个街道正在积极开展疫情处置工作。
广东省多地疾控部门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。10月8日,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了9月下半月的“蚊子地图”,指出共监测到26个高密度伊蚊孳生点,其中广州市最多,有10个。
全球范围内,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。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登革热病例创历史新高,拉丁美洲的巴西、阿根廷和秘鲁等国成为重灾区。截至8月底,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报告了超过1000万例登革热病例及6000多例死亡病例,病例数是2023年同期的三倍。
登革热是一种通过伊蚊(即花斑蚊)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常见症状包括发热、皮疹、肌肉及骨骼疼痛,严重时会导致出血或死亡。当前没有特效药物或疫苗,因此,控制蚊虫孳生环境和预防叮咬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。
广东疾控中心建议市民积极采取措施,清除积水、消除蚊虫孳生地,并注意个人防护,防止被蚊虫叮咬。